在加密货币的挖矿版图中,屎币(SHIB)的挖矿难度有着其独特之处,与常见的比特币、以太坊挖矿存在显著差异。
屎币诞生于 2020 年 8 月,它的发行总量极为庞大,计划发行量达 1000 万亿 。与比特币等通过 “挖矿” 算得答案来获取奖励不同,屎币并非依靠传统的计算能力竞争来产生新币 。其产出方式与以太坊那种需要进行复杂算法计算的挖矿模式截然不同,它并非通过传统意义上消耗大量算力的挖矿过程来增发新币 。从某种程度而言,屎币的发行模式更倾向于一种预先设定的大规模分发,目前市场上流通着近 400 万亿枚,另外还有 500 万亿枚被发送到以太坊创始人 V 神的 “钱包” 用于销毁 。
不过,在屎币生态中的 ShibaSwap 去中心化交易所,存在与 “挖矿” 相关的质押挖矿活动。以 BONE(ShibaSwap 的治理代币,总发行量 2.5 亿个)为例,有单币质押多挖矿池和 LP 质押多挖矿池两种方式 。在单币质押中,通过 SHIB、LEASH、BONE 合成 xSHIB、xLEASH、tBONE 资产,并质押到对应矿池挖矿。但这里的 “挖矿” 并非传统算力竞赛,而是基于用户在生态内的资产质押行为。并且,合成资产有特殊释放规则,如 xSHIB、xLEASH、tBONE 仅有 33% 即时释放,66% 需锁仓 6 个月后才能完全释放 。在 LP 质押多挖矿池中,如 BONE - ETH 的 LP 池子,用户可获得两个稳定币交易的手续费奖励 。
从难度角度看,相较于比特币挖矿需投入大量专业矿机、消耗巨额电力成本,参与屎币质押挖矿的 “门槛” 似乎较低 。普通投资者只需在支持的平台上持有相应资产,并按照规则进行质押操作,就可参与其中 。然而,这种低 “门槛” 并不意味着收益的稳定与获取的轻松 。屎币生态依赖于社区热度、市场对其价值的认可度等因素 。当市场对屎币热情消退,质押挖矿所获得的收益,如 BONE 代币价值也可能大幅缩水 。而且,加密货币市场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也随时可能影响到屎币质押挖矿活动的开展 。
总体而言,屎币挖矿难度不能简单地与传统加密货币挖矿难度相提并论 。它虽没有传统挖矿中的算力比拼难题,但在收益获取的稳定性、面临的市场风险以及监管不确定性等方面,给参与者带来了别样的挑战 。投资者在考虑参与屎币质押挖矿活动时,需充分权衡其中利弊,谨慎做出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