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 13 台新闻联播作为国内权威的新闻传播平台,始终密切关注着各类经济现象与社会热点。在虚拟货币领域,π 币成为了新闻联播关注的焦点之一,旨在向广大民众揭示其背后隐藏的风险。
π 币,英文名为 Pi Network,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虚拟货币,采用独特的挖矿方式和集中化网络架构。其宣称的 “免费挖矿” 模式看似诱人,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然而,多地网警早已发出风险提示,指出这实际上是一场骗取用户个人信息、进而谋取钱财的骗局。新闻联播通过对这类信息的传播,提醒大众切勿轻信。
从货币属性来看,我国货币发行唯一的合法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π 币这类虚拟货币并非由央行发行,与人民币不存在兑换关系,并不具备真正货币的属性。在我国金融体系中,虚拟货币不被认可为法定货币,无法像人民币一样在市场上进行合法的流通与交易。
新闻联播强调,π 币等虚拟货币没有实际资产和生产劳动作为价值支撑,往往沦为投机炒作的工具。此类虚拟货币交易容易滋生洗钱、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金融秩序。我国已明确禁止投资者参与类似比特币、π 币等虚拟货币的交易,这些非法金融活动不受法律保护。一旦投资者陷入相关骗局,遭受财产损失,很难通过法律途径追回资金。
曾有不少真实案例见诸报端。例如,吕先生受 “π 币” 伙伴蛊惑,认为通过银行质押 π 币能获取巨额回报,前往银行操作时被工作人员识破骗局。其微信中多个关于 “π 币” 的群组,充斥着变现等虚假信息。还有韩女士在网友介绍下接触 “π 币” 投资软件,幸好在安装国家反诈中心 app 后,软件提示该软件为诈骗软件,才避免上当受骗。
中央 13 台新闻联播对 π 币的关注,是对广大民众的一种保护与警示。在面对虚拟货币的种种诱惑时,民众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了解国家金融政策法规,不被虚假宣传迷惑,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远离虚拟货币交易带来的风险 。